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档案部门围绕推进文旅融合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倾力打造精品研学基地。
市档案部门充分发挥徽州文书“申遗”效应,会同市文旅、广电等部门挖掘徽文化里的徽商故事、家族故事、名人故事、名胜古迹等,推出《跟着档案游徽州》系列专题片,各平台收视率超100万人次。在《黄山日报》开设48期《解牍徽州》专栏,讲述档案里的徽州历史故事。开设“千年徽煌——徽州历史档案五馆联展”、出版《徽州历史档案集萃》图书,线上线下累计接待参观超20万人次。会同邮政部门发行《徽州千年宗姓档案》邮品,使徽州文化可感可及。
市档案馆在展厅部署讲解机器人,通过“你问我答”“实景呈现”式解说及展品延伸知识讲解等,借助AI增加观展趣味性、互动性,尤其受到广大师生、残障人士等群体欢迎。聘请10多位专家学者作为历史档案保护开发智库成员,为研学人员提供专业辅导服务。开展全市档案职业技能大赛,将档案讲解列为技能大赛内容之一,提升讲解员服务水平。推行电话及网络等多渠道预约机制、实行“5+2”工作模式,全天候服务满足社会各界研学需求。
整合档案资源做强研学产品,将革命先辈家书家训展、长三角红色档案联展与徽州历史档案展串联成展览片区,最大限度发挥展览展示综合效应。搭建集中研学场所,开展“徽州方言我会说”、制作研学手抄报等活动。延伸研学链条,与市宣传、文旅等部门及相关区县,布局打造“场馆+遗产地(名城、名胜古迹)+民宿+X”精品研学路线。同时,与新安江生态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四馆”等市区内各场馆联动,满足各研学群体多样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