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有序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移交进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7月,全市5个县(市、区)土地承包确权涉及农户87.5万户,土地面积349.4万亩,归集纸质档案91.6万卷。其中,平南县、覃塘区基本完成确权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副本移交进馆。
确权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市构建起市、县、乡、村4级联动工作格局,“一盘棋”统筹推进。在市级层面,成立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在县(市、区)级层面,组建工作专班,严格核验归档材料,按照标准规范推进。在乡镇、村级层面,由乡农业农村综治中心、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包组干部等组成专业工作队伍,以“上门办”的形式,“菜单式”收集归档材料。
同时,把确权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确权登记全过程管理。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明确确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等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累计组织培训78次,培训人员2.2万人次。制定县、乡、村、测绘单位4个层面归档清单,推动县、乡、村、第三方服务单位集中开展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去年10月,全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贵港召开,工作经验在全区推广。
在“应确尽确”“应归尽归”的基础上,该市建立了专题数据库,实现确权档案数据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整理归档的确权档案数字化率达100%。探索“档案+服务”融合机制,将确权档案作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数据库”。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提供档案查询、证明开具、历史遗留问题协查等服务。截至目前,提供查档服务3180人次。覃塘区档案馆实行“查档+调解”联动机制,将已进馆的10.5万卷确权档案与查档系统挂接,已处理土地权属争议300余起。平南县实行“全流程管控+长效管护”机制,在移交296个行政村的23.8万卷档案时,严格把控收集、分类、数字化等环节,通过规范化管理,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改革提供凭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