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在探索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上出实招、出硬招,为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厅党委将档案工作放在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把数字档案室建设列为全区公安机关“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厅办公室(档案馆)加强对全区公安档案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以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全区公安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文书类、业务(专业)类、照片类、录音录像类、户籍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以及全区公安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实施规范细则,对数字档案室建设的相关技术、业务工作、数据信息、运行管理进行规范。
在数字档案室建设过程中,结合工作需要,反复调研论证,梳理公安档案工作问题“三张清单”,开展业务场景二维拆解和设计制作“V模型图表”,精心制定建设方案。2022年,选取柳州、河池两市公安局作为试点探索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并推动河池市公安局于2024年顺利通过“自治区级数字档案室”测评,柳州市公安局通过预测评。在试点工作中,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推动OA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将电子文件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整理要求表等嵌入系统,实现半自动归档。推动档案管理系统与警综平台、人口管理系统、交警机动车管理系统的对接。
此外,全厅积极开展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制订五年实施计划,开展传统载体档案“存量数字化、利用网络化”大会战。目前,厅档案馆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80.8%。将增量档案列入电子化范围,实行业务系统电子化归档。创新公安档案现代化管理新模式,将档案资源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地变成信息数据资源管理中心,逐步达到服务民生、服务实战、服务决策的新时代警务工作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向数据化数智化转型升级,基层派出所通过档案溯源多次为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提供资料,助力破获多起重大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