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档案馆立足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指引,聚焦资源整合、载体创新和实效落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在校馆协同方面,市档案馆与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联合开发“工业学大庆”主题展教学模块。双方录制的《亲历・大庆》系列短视频,成为高校思政课延伸内容。今年新增的抗战精神专题展和邮票展,通过沉浸式观展体验与互动讲解,让小记者团和小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学”。丰富多元的校馆合作实践,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化认知,更让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
传播载体上,市档案馆打造“档案+新媒体”矩阵。采访老会战制作铁人故事短视频,联合制作《大庆烽火》微纪录片,在多个平台推送。其中,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线上观看量达 65.68万。
围绕重要节点,市档案馆联动多领域开展纪念活动。“工业学大庆”主题展吸引7000余名机关干部参观;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成为广受关注的“全城活动”。
资源整合上,市档案馆完成志鉴数字化,查询效率提升 60%;与宝鸡、惠州档案馆探索建立跨区域史志档案资源利用服务机制,推动民生档案资源、党史志鉴资源跨馆共享,助力基层治理与文化传承。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史志资料200多本,编报参阅材料获市级领导2次批示。
通过“红色兰台”党建品牌培育骨干,累计讲解72场,在国家级媒体发稿2篇,队伍文章采用率升至85%,讲解满意度达95%。
去年以来,市档案馆接待参观1.2万余人次,制作短视频 10余期,获上级平台报道12次。“工业学大庆”主题展、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等活动反响热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