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时审档注意事项
按照“谁管理、谁把关,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干部考察时候,坚持“凡提必审”。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等要求,对考察对象的档案严格审核。
一、审核时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时一般是在什么时候需要审核档案?
一是动议,二是考察。
动议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对动议的人选严格把关。在实际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强化“常查档、勤用档”的意识,平时注意多看档案,全面了解干部的情况。在分析研判和动议环节,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对照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等,认真核查初步建议人选的档案,把档案查阅的情况与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起来,从对比分析中了解干部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工作实绩和一贯表现及与拟任职位的匹配度等,要重点审核干部人事档案是否存在涉嫌涂改造假、重要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原始重要依据材料缺失,未按规定进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以及审核发现问题没有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发现上述情况要立即查核,未核准前一律暂缓相关程序。
考察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严格审核考察对象的干部人事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在准确识别干部、全面评价干部、合理使用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工作中,按照“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考察组要对考察对象的档案进行全面审核,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通过档案记载与谈话情况、现实表现等的综合比较分析,提高识人辨才能力,把一贯表现突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发现出来,把历史有问题、档案有问题的人特别是政治上的“两面人”辦别出来。要重点审核干部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审核档案内容是否真实、档案材料是否齐全、档案材料记载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影响干部使用的情形等,为选准人用对人奠定坚实基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要写入考察材料。
二、审核内容干部考察审核,主要审核以下三点。
(一)干部信息是否准确。审核干部“三龄二历—身份”(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等信息是否准确,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是否有组织认定,组织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二)档案内容是否真实。审核档案材料是否有涂改造假,形成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记载情况是否符合常规逻辑。
(三)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审核干部身份、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考核考察、工资待遇、奖励惩处、职务职称变动等材料是否齐全,是否能完整反映干部的成长经历。
三、审核内容及办法
(一)审核判断是否需要专审认定(即三龄是否一致)
以出生时间为例
1.判断出生时间记载是否一致,早期材料是否有涂改,是否存在得利情况,认定是否准确?
2.是否有得利情形的界定:是否存在入团、入党、入学、入伍、招工时因年龄不够填大出生日期的情况,特别是对年龄来回变换的有无认定,认定是否准确。
3.是否存在逻辑问题:譬如参工不满16岁,入党不满18岁,或者涂改后年龄比弟弟妹妹还要小。
4.是否存在档案(材料)造假的情形。
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工作经历等信息,还要判断是否材料齐全。
(二)审核判断年龄是否符合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在合规的年龄范围内,如提拔时不能超过60岁(省级以上领导除外),进入公务员队伍不能超过35周岁等。干部提拔时候,一般会考虑年龄的构成,所以要审核判断年龄是否符合提拔的要求。
(三)是否要求党员身份审核判断提拔的岗位是否要求中国共产党员身份。入党的程序是否得当,手续是否齐全,有无造假嫌疑
(四)学历是否满足任职要求审核判断提拔是否对学历有要求,如提拔厅局级干部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学籍材料是否齐全,有无造假嫌疑,尤其是前置学历是否合理。
(五)是否存在破格提拔情形(有无材料)有无具体的破格说明材料。
(六)其他情形有无在处分期间或者未解除处分期间提拔,有无在年度考核不称职的情况下提拔等。
四、注意事项
(一)注意审档保密审核档案时候,禁止涂改档案,发现档案内感兴趣的个人信息,或者发现可能危害国家、社会的信息,要注意保密,不能向外传播,为党保守秘密。
(二)注意对党忠诚审核时候如果发现疑问,不能当做看不见,必须及时提出来,影响干部提拔的情形的,必须要查清楚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