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线
2025年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计划 25年档案高级研修班 2025年档案修裱班
2025年网络班
2025年档案人员岗位培训 2025年档案人才培养高研班 2025年档案职称辅导班 专业档案培训专题
在线试听
文书档案整理试听 人事档案管理试听 工程档案试听 档号编制规则试听
服务知识
底部
留言咨询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手机:13241838330
手机:18601298758
固话:010-62700072
传真:010-62700072
邮箱:2087217266@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4层4018
底部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知识 >> 详细内容

纸质资料规范归档整理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0-12  阅读:12321次

在日常办公与企业运营中,纸质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其规范的归档整理不仅是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更是应对合规检查、留存历史记录的核心环节。一套科学、系统的纸质资料归档整理流程,能够让零散的资料转化为有序的信息资源,为后续查阅、复用及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归档整理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启动纸质资料归档整理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流程顺畅、结果规范的前提,主要涵盖人员准备、工具准备与环境准备三个维度。

(一)人员准备

归档整理工作需由专人或专项小组负责,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细心度与逻辑性,同时需提前掌握归档规范——包括所在行业或企业内部的资料管理标准、不同类型资料的保密等级划分的及归档后的查阅权限规则。若涉及跨部门资料,还需提前与各部门沟通,明确资料对接人,避免在收集阶段出现推诿或遗漏。此外,人员需明确自身职责,如资料筛选的判定标准、分类逻辑的统一口径,确保整个归档过程中操作标准一致,避免因个人理解差异导致归档混乱。

(二)工具与物料准备

根据归档资料的数量与类型,需提前备齐各类工具与物料,常见包括:档案盒(根据资料尺寸选择A4、A3等规格,优先选择无酸纸材质,可有效防止纸张老化)、文件夹(用于临时分类存放零散资料,建议按颜色区分类别,如红色代表财务类、蓝色代表人事类、标签纸、装订工具、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用于临时标注或修改),以及资料台账登记表。

(三)环境准备

选择适宜的场地作为归档整理区,场地需满足“干燥、通风、避光、整洁、无异味”的要求,避免因潮湿导致纸张发霉、因阳光直射导致纸张褪色、因粉尘过多污染资料。同时,场地需划分明确的功能区域,如“资料收集区”(用于存放待整理的零散资料)、“分类筛选区”(用于对资料进行初步分类与筛选)、“装订编号区”(用于完成资料的装订与编号)、“临时存放区”(用于放置已整理完毕待入库的档案盒),每个区域放置对应的工具与物料,避免操作过程中资料混乱。此外,若涉及保密资料,场地需具备保密条件,如安装门禁、监控,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确保资料安全。

资料的收集与筛选

资料的收集与筛选是归档整理的基础环节,需确保收集范围全面、筛选标准清晰,避免无效资料占用存储空间,同时防止重要资料遗漏。

(一)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需遵循“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原则,首先明确收集范围——根据企业或部门的业务需求,确定需归档的资料类型,常见包括行政类资料、财务类资料、人事类资料、业务类资料、外部资料等。

收集方式可分为“定期收集”与“专项收集”:定期收集适用于日常产生的资料,如每月收集财务凭证、每季度收集业务报表;专项收集适用于阶段性工作产生的资料,如项目结束后收集项目全流程资料、年度结束后收集年度总结与计划。收集过程中,需与各资料产生部门或个人对接,填写《资料移交清单》,清单需注明移交资料的名称、份数、页数、形成日期、移交人、接收人、移交日期,双方签字确认,确保责任明确,避免后续资料缺失时出现纠纷。对于跨年度或长期未整理的历史资料,需进行全面排查,如查阅过往的文件柜、抽屉、仓库,确保无遗漏;若发现资料破损、残缺,需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尽可能补充完整,无法补充的需在台账中注明情况。

(二)资料筛选

收集完毕后,需对所有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的核心是“保留有价值的资料,剔除无价值的资料”,避免无效资料占用归档资源。筛选需依据“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两个核心标准:首先对照企业或行业的归档范围,判断资料是否属于应归档范畴,如日常的便签、草稿纸、重复打印的无修改痕迹的文件、与业务无关的宣传页等,均属于无价值资料,可予以剔除;对于属于归档范畴的资料,再根据其重要程度划分保管期限,常见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长期保管(15-50年)”“短期保管(15年以下)”——永久保管的资料通常是对企业有重大历史意义、涉及核心权益的资料,如企业章程、营业执照、重大合同、审计报告、员工退休档案等;长期保管的资料如年度财务报表、重要项目资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人事档案等;短期保管的资料如月度考勤表、临时通知、非核心业务的沟通函等。

筛选过程中,需注意“重复资料的处理”:若存在多份内容完全一致的资料,需保留1-2份,其余予以销毁,销毁前需填写《资料销毁清单》,注明销毁资料的名称、份数、销毁原因、销毁人、监销人,经审批后统一销毁,避免随意丢弃导致信息泄露;若存在内容相似但有修改痕迹的资料,需保留最终版原件,同时根据重要程度决定是否保留修改版。此外,对于破损、污渍的资料,需进行修复处理,如用胶水修补破损页、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污渍,修复后再进入后续环节。

资料的分类与排序

分类与排序是让零散资料形成有序体系的关键,需遵循“逻辑清晰、便于检索”的原则,确保后续查阅时能快速定位所需资料。

(一)资料分类

资料分类需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与管理需求,选择适宜的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年度分类法”“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类型分类法”,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多级分类”(即组合多种分类方法),以提升分类的精准度。

年度分类法:以资料形成的年度为第一级分类标准,如“2023年资料”“2024年资料”,适用于按年度开展的工作资料,如年度报表、年度总结、年度会议纪要等,便于按时间维度追溯资料。

机构分类法:以资料产生的部门或机构为第一级分类标准,如“行政部资料”“财务部资料”“人力资源部资料”“业务一部资料”,适用于企业内部部门分工明确、资料按部门产生的场景,便于各部门查阅自身业务相关资料。

问题分类法:以资料所涉及的问题或业务主题为第一级分类标准,如“合同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合规审计类”“员工培训类”,适用于跨部门、围绕特定主题产生的资料,如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资料、企业整体的合规检查资料等。

类型分类法:以资料的载体或内容类型为第一级分类标准,如“文书类资料”“凭证类资料”“报表类资料”“合同类资料”“照片类资料”,适用于资料类型差异较大的场景,便于按资料属性管理。

在多级分类中,通常采用“年度+机构+类型”的组合方式。分类过程中,需确保每一级分类的标准统一,避免同一层级出现交叉分类(如同一级既按机构又按类型分类),同时需编写《资料分类目录》,明确每一级分类的名称、涵盖范围,确保所有参与归档的人员均能按照统一目录分类,避免分类混乱。对于难以归入现有类别的“特殊资料”(如外部单位临时提供的、无明确归属的资料),可设立“其他类”,并在台账中详细注明资料内容与来源,便于后续管理。

(二)资料排序

分类完成后,需对每一类别的资料进行排序,排序的核心是“让资料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反映资料的形成过程或重要程度”,常见的排序方式包括“时间顺序”“重要程度顺序”“业务流程顺序”。

时间顺序:按资料形成的日期(或时间)先后排序,如会计凭证按记账日期排序、会议纪要按会议召开日期排序、通知公告按下发日期排序,这种方式最符合资料产生的自然规律,便于按时间追溯资料的演变过程,是最常用的排序方式。排序时需注意“日期的准确性”,若资料无明确日期,需根据资料内容推断日期,并在资料上用铅笔注明“推断日期:XXXX年XX月XX日”,避免因日期不明导致排序混乱。

重要程度顺序:按资料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适用于无明确时间关联、但重要程度差异较大的资料,如同一类别的规章制度中,“企业章程”(最高效力)排在最前,“部门管理制度”排在其后,“岗位操作细则”排在最后;同一项目的资料中,“项目批复文件”排在最前,“项目方案”“项目合同”次之,“项目过程性沟通函”排在最后。重要程度的判定需依据企业的管理规定,确保排序标准统一。

业务流程顺序:按资料所反映的业务流程步骤排序,适用于围绕特定业务流程产生的资料,如项目资料按“项目立项申请→项目批复→项目方案→项目合同→项目执行报告→项目验收报告→项目总结”的流程排序;采购资料按“采购申请→采购审批→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到货验收单→付款凭证”的流程排序,这种方式能完整反映业务的全流程,便于理解资料之间的逻辑关联。

排序完成后,需对每一份资料进行“页码标注”(若资料本身无页码),标注位置通常在资料的右上角(或右下角),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2”,确保资料顺序不被打乱。同时,需检查每一份资料的页面是否完整,有无缺页、倒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排序后的资料完整、有序。

资料的装订与编号

装订与编号是将有序的资料固定成型、赋予唯一标识的环节,既能保护资料不受损坏,又能通过编号实现快速检索,是归档整理的核心步骤。

(一)资料装订

资料装订需根据资料的厚度、材质及使用频率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核心要求是“牢固、平整、便于翻阅”,避免装订后资料变形、脱落或无法完整查看内容。

装订前的预处理:首先将每一份资料的页面整理平整,对折的页面需展开,褶皱的页面需轻轻抚平(避免用力拉扯导致纸张破损);若资料存在订书钉、回形针等金属物品,需全部拆除,防止金属生锈污染纸张或损坏档案盒;对于页数较少的零散资料,可先使用文件夹(如抽杆夹、活页夹)临时固定,便于后续调整;对于页数较多的资料,需先进行打孔处理,打孔位置通常在资料左侧,打孔数量根据资料厚度确定,一般2-3个孔,确保打孔后资料能均匀受力,装订牢固。

常见装订方式:

订书机装订:适用于页数较少、纸张较薄的资料,装订位置在资料左侧或左上角,需确保订书钉完全钉透所有页面,且钉脚平整(避免尖锐的钉脚划伤后续翻阅人员或损坏其他资料),若资料需长期保存,建议使用不锈钢订书钉,防止生锈。

装订线装订:适用于页数较多、需长期保存的资料,如会计凭证、重要合同等。装订时需用棉线(或专用档案装订线)穿过预先打好的孔,采用“三孔一线”或“两孔一线”的方式(“三孔一线”更牢固,是档案装订的推荐方式),装订完成后需在资料左侧形成整齐的线迹,线结需隐藏在资料内部,最后用胶水将线迹处的纸张固定,防止线松动。

胶装:适用于页数极多、厚度较大的资料,如年度财务账簿、大型项目资料汇编等,需使用胶装机将资料的左侧边缘用热熔胶固定,胶装后资料平整、牢固,翻阅方便,但胶装后无法增减页面,因此需确保资料在胶装前已完全整理完毕,无遗漏或多余页面。

抽杆夹装订:适用于需频繁增减页面的资料(如正在进行的项目资料、临时整理的参考资料),将资料整理后放入抽杆夹中,通过抽杆的伸缩固定资料,优点是灵活便捷,缺点是牢固度较低,不适用于长期保存的重要资料。

装订完成后,需对每一份资料进行检查,确保无页面脱落、装订线松动、胶装不牢固等问题,同时检查资料的平整度,避免因装订不当导致资料弯曲变形,影响后续存放。

(二)资料编号

资料编号是赋予每一份归档资料唯一“身份标识”的过程,编号需遵循“唯一性、逻辑性、可扩展性”原则,便于后续通过编号快速定位资料的存放位置,常见的编号方式为“多级编号法”,即结合前面的分类逻辑,将分类信息转化为编号,形成“全宗号-年度-机构/问题-类型-案卷号-件号”的多级编号体系。

“年度+机构+类型”的分类逻辑为例,编号规则可设定为:“年度-机构代码-类型代码-案卷号-件号”。

编号的标注位置需统一,通常标注在资料的封面(若有封面)或首页的右上角,同时需在档案盒的侧面与正面粘贴标签,标签上注明档案的编号、名称、形成年度、保管期限、存放位置,标签信息需与资料编号及台账信息一致,确保“资料-标签-台账”三者对应。对于无封面的资料,可制作统一的档案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资料编号、名称、形成单位、形成日期、保管期限、份数、页数,封面需采用与档案盒材质匹配的纸张,避免因材质差异导致老化速度不同。

编号完成后,需建立《档案编号对照表》,详细记录每一个编号对应的资料名称、内容摘要、形成日期、保管期限、存放位置等信息,对照表可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同时打印一份纸质版与档案一同存放,确保在电子系统故障时仍能通过纸质对照表查找资料。


上一篇: 档案销毁全流程规范
下一篇: 档案销毁的规范流程、核心原则与风险防控

Copyright © 2008-2036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24小时服务热线:13241838330/18601296758固定电话:010-62700072  报名邮箱:
2087217266@qq.com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档案管理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培训  会计档案管理培训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  档案室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交流QQ群 :869546062    档案服务公司QQ联盟群:908606669

档案教育培训总部地址:北京大学南门科城大厦附楼208室
山东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与齐州路中建锦绣广场2号楼1209室
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
京ICP备1402332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82号

收缩
  • QQ咨询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电话咨询

  • 1860129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