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线
2025年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计划 25年档案高级研修班 2025年档案修裱班
2025年网络班
2025年档案人员岗位培训 2025年档案人才培养高研班 2025年档案职称辅导班 专业档案培训专题
在线试听
文书档案整理试听 人事档案管理试听 工程档案试听 档号编制规则试听
服务知识
底部
留言咨询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手机:13241838330
手机:18601298758
固话:010-62700072
传真:010-62700072
邮箱:2087217266@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4层4018
底部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知识 >> 详细内容

城建档案管理:归档、保管与移交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9-17  阅读:30439次

归档范围

(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从项目的立项审批开始,规划设计方案的精心雕琢,到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报告、施工图纸、隐蔽工程记录等详细资料的留存,再到竣工验收文件的严格审核,都在归档范畴之内。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如早期的筒子楼,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居住需求与建筑水平;还有采用先进建筑技术和工艺的现代化住宅,如装配式建筑,其高效的建造方式和创新的结构设计体现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典型建筑更是重点归档对象。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道路网络构建起城市的交通脉络,主干道、广场、道口、交叉口等关键节点的工程档案,详细记录了道路的走向、宽度、承载能力等重要参数。桥梁工程涵盖了城乡古代建筑桥梁的历史韵味与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造工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永久性桥梁、立交桥等现代桥梁工程的档案则包含了结构设计、施工过程监测数据等,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涵洞工程依据重要程度分类归档,排水工程的管网布局、管径大小、排水能力等信息,以及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设施建设情况等,都是城市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依据。

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城镇供水管网档案详细记录了水源地的位置、取水方式、输水管道的铺设路径与材质、配水设施的分布等,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供气管网档案包含了燃气的储存、输送方式,管道的压力等级、安全防护措施等信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供热管网档案记录了热源的供应能力、供热管道的保温性能、热交换站的运行参数等,确保冬季居民的温暖。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线路图、站点分布图精确规划了出行线路,停车场、修理厂、变电所、加油站等工程档案则为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城乡照明线路图、系统图、网络图以及供电系统图,明确了照明设施和供电设施的布局与运行逻辑,用电量计算表、干线支线负荷表等数据则为电力供应的合理调配提供了依据。电讯工程档案涵盖了通信基站的建设、通信线路的铺设等信息,保障城市的信息畅通。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铁路工程档案记录了铁路线路的规划走向、车站的建设布局、轨道的铺设标准等,是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公路工程档案包含了公路的路基、路面施工细节,桥梁、隧道的建设情况等,为公路的日常维护和升级改造提供了依据。水运工程档案涉及港口的规划建设、码头的结构设计、航道的疏浚维护等信息,促进水上运输的发展。航空运输工程档案则包括机场的总体规划、跑道的建设标准、航站楼的设计施工等,保障航空运输的顺畅。

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园林历史沿革档案讲述了园林的发展变迁,公园的地理位置平面图、景点布局图、游览设施平面图等为游客提供了游览指引,地下管线综合图则保障了园林设施的正常运行。绿地苗圃、城乡绿化现状总平面图展示了城市的绿化布局,名木古树档案记录了珍稀树木的位置、生长状况和保护措施,纪念性建筑、名胜古迹、古建筑物档案则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环境卫生管理法规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准则,环境卫生情况综合表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卫生状况。环境卫生设施位置图、分布图明确了垃圾处理站、公厕等设施的分布,高级公厕工程档案和一般环境卫生工程档案记录了设施的建设情况。环境治理工程档案,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分类归档,记录了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

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档案包括防洪规划、防洪设施建设情况等,保障城市在洪水来临时的安全。抗震工程档案记录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抗震加固措施等,提高城市的抗震能力。人防工程档案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战时人民的安全防护提供保障。

军事工程档案资料(特定部分):虽然军事工程具有保密性,但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等特定部分,对于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规划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归档范围内。

(二)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业务档案

城市规划部门:总体规划档案资料描绘了城市的长远发展蓝图,确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布局等。详细规划档案则对城市局部区域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工程规划档案和专业规划档案为城市各类建设项目提供了规划依据。近期建设规划档案明确了城市近期的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

勘测部门:水文地质档案揭示了地下水的分布、水位变化等情况,工程地质档案分析了土壤的承载能力、地质构造等,矿产地质档案记录了城市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地震档案提供了城市的地震活动情况和抗震设防要求,这些档案为城市建设项目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地名档案规范了城市地名的使用,水文档案记录了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文特征,气象档案提供了气温、降水、风力等气象数据,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参考。

设计部门:城市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及反映城市主要面貌的重要公共建筑物、典型居住建筑工程设计档案材料,记录了设计师的创意和设计思路,为建筑的施工和后续改造提供了依据。

施工部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如施工日志、工程进度报表、质量检验报告等,反映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是工程质量追溯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监理部门: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等档案材料,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了监督记录,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合规性和高质量。

园林、风景名胜部门:园林、风景名胜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如景区的游客流量统计、园林植物的养护记录等,有助于景区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环卫部门:环卫设施的运行管理记录、垃圾处理量的统计等档案,为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市政、公用部门: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记录、公用事业的运营数据等档案,保障了市政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

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产权档案明确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房屋交易档案记录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情况,为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

人防部门: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记录、人防物资的储备情况等档案,保障了人防工程在战时的正常使用。

(三)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相关基础资料

方针、政策、法规档案:国家和地方关于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如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建设相关法规,如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规范了城市建设行为,这些档案是城市建设依法依规进行的保障。

科学研究成果:城市建设领域的科研成果,如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技术进步,其相关档案记录了科研的过程和成果,为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基础资料: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等,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料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条件等,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自然因素。经济资料包括城市的GDP、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为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方向提供了经济依据。

保管期限

(一)永久保存

反映城市建设发展历史面貌关键档案:能够全面呈现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如不同时期城市中心区域的建筑风貌变化,从古代的县衙到现代的商业中心,这些档案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轨迹,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应永久保存。

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科研有长久查考价值档案:城市总体规划档案资料,作为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蓝图,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可能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依据,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持续的参考价值。城市工程地质档案,由于地质条件在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对于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基础设计具有长久的查考意义。

(二)长期保存

在较长时间对城市建设及科研有查考价值档案:一般市政工程道路档案,虽然其重要性相较于主干道等稍低,但在道路的日常维护、升级改造以及周边区域开发等方面,在较长时间内仍具有参考价值,保存期限通常为二十至六十年左右。公共交通报表中的年度报表,记录了城市公共交通在较长时间段内的运营数据,对于分析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优化线路规划等具有重要作用,应长期保存。

工程竣工档案(特定情况):划为长期以下的工程竣工档案,一般应保存到该项工程拆除为止。

(三)短期保存

凡在短时期内,对城乡建设及科学、历史研究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城乡建设档案,应短期保存,一般为二十年以下。如一些临时性建筑工程档案,由于其使用期限较短,对城市建设的长期影响较小,在满足一定时间内的查考需求后,可不再保存。对于城乡公共交通月报,若已有年度报表进行综合分析,月报在短期内可作为补充数据供参考,保存期限相对较短;但若无年度报表,月报则需永久保存,以完整记录公共交通运营情况。

移交要求

(一)移交时间

一般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档案的及时性,使城建档案馆能够尽快整合和管理新竣工项目的档案资料,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最新信息。

特殊情况: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妥善保管,因为工程虽暂时停止,但未来仍有继续建设的可能,建设单位保留档案便于后续工程的衔接。撤销单位的建设工程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城建档案馆移交,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避免因单位撤销导致档案遗失。

(二)移交内容规范

电子与纸质档案规定:对于加盖电子签章、具备法律效力、符合归档要求的电子文件,可不移交相应纸质档案(竣工图除外)。这是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存储便利性。

新兴档案类型要求: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原生电子档案、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应一并移交。原生电子档案记录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电子数据生成过程,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BIM模型以三维数字化形式全面展示了建筑项目的结构、设备、空间关系等信息,对于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可视化分析、模拟仿真等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纳入移交范围。

(三)移交工作机制

事前告知与业务指导:各地负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施工许可时,要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收集、整理、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有关要求,并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归档业务指导服务。

同步归档与分阶段移交: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工程建设同步完成工程文件资料归档工作机制,实行与工程建设同步分阶段移交档案的工作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如地基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整理该阶段的工程文件资料,经监理单位审核后,向建设单位移交;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需查验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性、齐全性和真实性。对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如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分阶段进行档案验收和移交,确保档案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举措: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城建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明确要求承担建设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同步交付一套完整的建设工程档案。市、县城建档案馆(室)要按照规定范围,对城建档案应收尽收。管理部门要摸清建设工程竣工六个月后尚未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工程项目底数,通过广泛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建设单位主动移交;多渠道收集,如通过与相关部门协作获取档案线索;公开征集,设立专门的档案征集渠道;信用评价,将档案移交情况纳入建设单位信用评价体系等办法,保证建设工程档案的齐全和完整。

验收工作制度完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完善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纳入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的工作制度,规范档案验收工作流程和要求。在工程竣工联合验收规定时限内,组织完成建设工程档案验收。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接收档案验收申请、出具验收合格意见。经验收不符合归档要求的,要一次性告知整改内容,整改后重新进行验收。在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查验工程档案验收合格意见,确保档案质量符合要求后,工程才能正式完成验收备案流程。


上一篇: 印章档案管理,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及移交要求
下一篇: 各类档案归档的注意事项

Copyright © 2008-2036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24小时服务热线:13241838330/18601296758固定电话:010-62700072  报名邮箱:
2087217266@qq.com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档案管理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培训  会计档案管理培训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  档案室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交流QQ群 :869546062    档案服务公司QQ联盟群:908606669

档案教育培训总部地址:北京大学南门科城大厦附楼208室
山东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与齐州路中建锦绣广场2号楼1209室
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
京ICP备1402332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82号

收缩
  • QQ咨询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电话咨询

  • 1860129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