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线
2025年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计划 25年档案高级研修班 2025年档案修裱班
2025年网络班
2025年档案人员岗位培训 2025年档案人才培养高研班 2025年档案职称辅导班 专业档案培训专题
在线试听
文书档案整理试听 人事档案管理试听 工程档案试听 档号编制规则试听
服务知识
底部
留言咨询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手机:13241838330
手机:18601298758
固话:010-62700072
传真:010-62700072
邮箱:2087217266@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4层4018
底部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知识 >> 详细内容

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移交要求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20348次

会计档案作为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记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制定以及合规运营起着关键作用。明确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移交要求,不仅有助于企业有效管理财务信息,还能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资料。

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在会计档案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包含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作为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最初书面证明,其形式多样,像常见的发票、收据,企业内部的领料单、入库单,还有出差时的火车票、飞机票等都属于此列。这些原始凭证详细记录了业务发生的时间、地点、金额、交易对象等关键信息,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则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将原始凭证中的具体业务转化为会计语言,通过借贷记账法,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2.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全面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把大量分散的数据或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逐步加工成有用会计信息的簿籍,它是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会计账簿涵盖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总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簿,它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财务报表提供数据基础。明细账则是对总账的进一步细化,按照明细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如应收账款明细账,会详细记录每个客户的往来账款情况,便于企业对特定业务或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它们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能实时反映企业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变动情况,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准确核算。固定资产卡片则专门用于记录企业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包括资产的购置时间、原值、折旧方法、使用部门等,从资产购入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记录,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至关重要。其他辅助性账簿是对上述账簿的补充,用于记录一些特殊的、无法在常规账簿中详细体现的经济业务,如企业的销售台账,可记录销售业务的详细过程、客户反馈等信息,为企业的销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3.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综合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月度财务会计报告能及时反映企业当月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让管理层和相关利益者快速了解企业近期的运营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则在月度报告的基础上,对季度内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为企业中期决策提供依据。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对上半年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面总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企业评估半年来的经营绩效,发现问题并制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最为全面和详细,是企业全年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不仅是企业内部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主要途径。它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内容,这些报表和附注相互关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企业的财务全貌。

4.其他会计资料

除了上述主要的会计档案外,还有一些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也需归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用于核对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的差异,调整未达账项,确保企业银行存款账实相符,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银行存款的实际情况,对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银行对账单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记录其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的单据,详细列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每一笔银行存款收支明细,是企业核对银行存款账目、监督资金流动的重要依据。纳税申报表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款的书面报告,记录了企业各项税费的计算依据、应纳税额、已纳税额等信息,是企业依法纳税的证明,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和检查的重要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在会计档案移交过程中使用,详细记录了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明确了移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会计档案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则是对企业所有会计档案进行详细登记的簿册,记录了会计档案的基本信息、存放位置、保管状况等,便于企业对会计档案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是在会计档案达到保管期限,经鉴定确需销毁时编制的,它列明了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各项详细信息,如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同时需要相关负责人签署意见,确保会计档案销毁工作的合规性。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是在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时形成的,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对会计档案是否仍有保存价值进行评估,该意见书决定了会计档案是继续保存还是可以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决策依据。此外,还有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如企业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报告等,这些资料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凭证或账簿,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应纳入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1.永久保管

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法律意义,这些档案通常涉及企业的核心财务信息和重大决策记录。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企业全年经济活动的全面总结,反映了企业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企业长期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分析以及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了解企业长期经营状况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需永久保存。会计档案保管清册详细记录了企业所有会计档案的基本信息、存放位置、保管状况等,是企业对会计档案进行全面管理和清查的重要依据,随着时间推移,它能为企业追溯会计档案的历史变动情况提供线索,具有永久保存价值。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记录了会计档案销毁的详细过程和相关决策,确保销毁工作的合规性,在法律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涉及财务纠纷或审计检查,它能作为证明企业合法处理会计档案的依据,所以也需永久保存。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是对会计档案是否仍有保存价值进行评估的重要文件,其鉴定结论直接影响会计档案的后续处理,关乎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企业长期的财务档案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应永久保存。此外,像涉及外事和对私改造等重要的会计凭证,因其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企业与外部的重要经济交往以及内部重大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也需永久保管。

2.定期保管

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10年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主要是一些在短期内对企业的财务核对、业务查询等方面有参考作用的资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用于定期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目与银行对账单的差异,确保账实相符,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对企业核心财务决策的影响逐渐减弱,一般保存10年即可满足企业后续可能的查询和审计需求。银行对账单详细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银行存款收支明细,是企业核对银行存款账目、监督资金流动的重要依据,在短期内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资金异常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和调整,但长期来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资金往来核对,故保管期限为10年。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能及时反映企业近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利益者提供短期决策依据,但相较于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涵盖的时间跨度较短,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保存10年足以满足企业对近期财务数据的查询和分析需求。纳税申报表是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款的书面报告,在税务检查、税收征管以及企业自身财务核算的一定时期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常保存10年,以便在规定的税务追溯期内,企业和税务机关能够查阅相关纳税申报信息。

30年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则是与企业财务核算基础和长期经营记录密切相关的资料。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其详细记录了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从长期来看,无论是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审计、追溯业务往来,还是外部监管机构进行财务检查,会计凭证都是重要的依据,因此需保存30年。会计账簿全面记录和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详细记录了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对企业长期的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经营决策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保管期限为30年。固定资产卡片从固定资产购入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记录,详细记录了固定资产的各项信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和折旧计提等具有长期的参考价值,保存30年有助于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对固定资产的状况进行追溯和管理。其他辅助性账簿作为对常规账簿的补充,记录了一些特殊经济业务的详细信息,对企业长期的财务分析和业务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故保管期限同样为30年。

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若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与规定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会计档案的移交

1.移交时间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这是为了方便会计人员在当年内对会计档案进行整理、核对和补充,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年期满后,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且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在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以防止出现财务风险和档案管理混乱的情况。

2.移交手续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移交清册应详细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确保移交双方对所移交的会计档案有清晰、准确的了解。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避免在移交过程中对档案造成损坏或丢失,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元数据包含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创建时间、作者、文件格式、修改记录等关键信息,与电子会计档案本身一并移交,能保证接收方全面了解电子档案的背景和属性,便于后续的管理和使用。对于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由于其可能需要特定的软件或系统才能读取,因此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以确保接收方能够正常打开和使用这些档案。

3.交接程序

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详细的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如前文所述,明确列出各项档案的关键信息。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确保每一项档案都能准确无误地进行交接。同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以保证交接过程的公正、规范和顺利进行。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这一签名盖章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它明确了交接双方在会计档案交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后续出现档案缺失、损坏或其他问题,可依据签名盖章的移交清册追溯责任。

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移交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
下一篇: 科研档案归档、保管与移交

Copyright © 2008-2036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24小时服务热线:13241838330/18601296758固定电话:010-62700072  报名邮箱:
2087217266@qq.com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档案管理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培训  会计档案管理培训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  档案室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交流QQ群 :869546062    档案服务公司QQ联盟群:908606669

档案教育培训总部地址:北京大学南门科城大厦附楼208室
山东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与齐州路中建锦绣广场2号楼1209室
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
京ICP备1402332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82号

收缩
  • QQ咨询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电话咨询

  • 1860129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