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密档案的定义与分级
绝密档案是指涉及国家安全、重大利益或核心机密,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损害的档案资料。根据保密程度,一般分为三级:
绝密级:国家最重要的核心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级:国家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秘密级:国家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二、绝密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最小知悉原则: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只限必须知悉的人员接触
全程管控原则:从产生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实施严格管控
分级负责原则:按照档案密级和职责权限实施分级管理
技防人防结合原则:技术防范与人员管理相结合,确保万无一失
三、绝密档案的物理管理
(一)存储设施要求
必须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专用保险柜或保密室
保密室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磁、防电磁辐射等功能
安装24小时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装置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钥匙由不同人员分别保管
(二)档案存放规范
按密级分类存放,绝密级单独存放
档案柜/室明确标识密级和保管期限
建立详细的存放位置索引,便于查找但不得泄露内容
四、绝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使用国家认证的专用保密计算机和存储设备
实行物理隔离,不与任何网络连接
文件加密采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批准的算法
设置多因素身份认证和操作日志审计系统
存储介质使用后必须彻底销毁,不可恢复
五、人员管理制度
(一)资格审查
接触绝密档案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
签订保密协议,明确法律责任
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心理评估
(二)日常管理
实行"两人同行"制度,绝密档案操作必须两人同时在场
建立详细的接触登记制度,记录每次接触的时间、人员、事由
定期轮岗和突击检查制度
六、绝密档案的使用与传递
(一)使用规范
只能在指定保密场所查阅,不得带出
禁止拍照、复印,特殊情况需特别审批
使用过程中不得离开视线,临时离开必须锁入保险柜
(二)传递流程
绝密级档案传递必须使用专用保密通信渠道或由两人以上专人护送
传递前检查封装完整性,使用一次性密封条
接收方必须核对密封状态并签字确认
七、应急处理与责任追究
制定泄密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发生泄密或可能泄密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违反规定者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建立终身追责制度,不因时间推移或岗位变动而免除责任
八、绝密档案的销毁
达到保管期限需销毁的绝密档案,必须登记造册并报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批准
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
销毁过程必须有两人以上现场监督并签字确认
确保销毁彻底不可恢复,留存销毁记录备查
绝密档案管理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技术防范,确保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 |